全国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滨江警事》(第1部)
卓牧闲 著
作者简介
卓牧闲,南通理工学院网络文学与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阅文集团签约作家,擅长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开创了网络文学警务题材流派,代表作《朝阳警事》《韩警官》《洋港社区》《老兵新警》《滨江警事》等。其中,《朝阳警事》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被学习强国平台全文收录,被国家版本馆收藏;《滨江警事》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创作谈
书写这个时代的平凡英雄
文 | 卓牧闲
七年前,一位生活在我身边的派出所所长累倒在办公室,再也没有起来。我不禁落泪,心中油然生起强烈愿望,要把基层民警的酸甜苦辣、冷暖悲欢写出来。因为英雄应该被铭记,奉献应该被讴歌。
然而,网络文学主要是玄幻、仙侠等幻想类题材,写新时代的警察故事有人看吗?这对当时的我而言是一种冒险,但我觉得应该试试。
不踏上乡间田埂,哪能嗅出泥土的芬芳?
从那之后,我长期在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定点生活,与基层民警交朋友,体验他们的甜酸苦辣,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
体验生活、收集素材的过程,于我而言也是不断被感动的过程。公安战线上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们的身上,生动体现着人性的温暖、奉献的崇高和信任的可贵。这种饱含情感的生活体验,让我一口气创作了《韩警官》《朝阳警事》《老兵新警》等一系列长篇网络小说。
由于都取材自真人实事,读者们觉得故事真实动人、人物亲切可感,纷纷留言致敬公安干警,说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平凡英雄。而我,在收获了很多读者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网络作家能获得的几乎所有奖项。但我不想也不能止步于此,《老兵新警》即将完结时我就在想下一本书写什么呢?
直到一次过江去上海,偶然看到在江上执行任务的公安巡逻艇,我瞬间意识到相较于刑警、治安民警、缉毒警,水警这个警种在警务题材的作品中鲜有出现。而我的老家南通通江达海,长江南通段每天通航的大小船舶不计其数,水上治安好不好,直接关系着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写水警。
为写好水上民警的故事,我采访了近四十位水警,深入航校学习船舶驾驶和轮机技术等业务知识,去海事局了解海事系统的变迁和职能,深入港口码头和“货代”“船代”等单位了解货运知识,甚至把知网上关于水警这个职业的论文、新闻报道几乎全部看了一遍。我通过这种方式“沉浸式”体验生活,确保涉及的历史、地理、天文、水文等知识表述不含糊,增强文本的可靠性、可读性,同时也能增强人物塑造的感染力。
同时,在写《滨江警事》时我也有着自己的“野心”,不想跟之前那样只是写一个警察故事,在动笔前就下定决心要通过主角的视角以及通过塑造海事、渔政、航道、港口等与长江治理相关的配角群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治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长江生态保护,写出时代的变迁。
由于故事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为营造出年代感,也为了书写出家国情怀,我在创作时紧扣时代脉搏,把上世纪八十年代春运的一票难求、部分群众在利益驱使下涌向长江非法捕捞鳗鱼苗、全国人民踊跃为举办亚运会捐款、香港回归举国欢庆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98洪水”等历史大背景“植入”故事,支撑起全书的“四梁八柱”。
细节决定成败,在写《滨江警事》时,我尽我所能抠细节,利用各种机会采访前辈和长辈,寻找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记忆,比如当时的工资水平,又比如尽可能融入南通的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
可以说创作的过程对我而言也是学习的过程,事实证明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小说在网上从连载到完结,“起点读书”单一平台就有九百多万人次付费订阅,许多读者在我的书评区和“本章说”留言评论,甚至在看到主角的师傅“徐三野”英年早逝时为之流泪,这让我很感动,回顾这些年的创作历程,正是这些读者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2024年12月,《滨江警事》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我很激动很荣幸,因为这不只是对我个人作品的褒奖,也是对网络文学行业和我们网络作家群体的认可和期许。
生活永远新鲜,故事只待发现。
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继续书写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
评论文章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生活感”与“人民性”—评卓牧闲《滨江警事》
文 | 张珈源
近年来,现实题材成为网络文学新的增长点,诸多网络文学作家从自身经历与感受体会出发,将身边人、身边事作为主题,书写新时代,描绘新气象,展现社会风貌,反映时代变迁。江苏网络作家卓牧闲便是其中之一,以扎实的行文与细腻的笔触,他为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叙事深度与广度树立了典范。从《超级警监》中拥有特异功能、侦破命案的三级警监韩均,到《韩警官》中重生后一路“升级打怪”、从公安特派员升迁至局长的“爽文男主”韩博,到“无系统”“无重生”“无穿越”的《朝阳警事》中的基层民警韩朝阳,再到《老兵新警》中从守边老兵退伍、转业后成为缉毒警察的韩昕,在卓牧闲横跨十数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先后讲述着警种不同、职能各异的警察故事,但越来越淡化对既有网文“爽感”叙事的依赖,转而以“个体成长”为叙事中心,在凸显现实性的同时,更将一个个匡扶正义、为民服务的人民警察形象烙印在读者心底。
作为首度荣膺“五个一工程”奖的三部网络文学作品之一,《滨江警事》延续了卓牧闲《朝阳警事》《老兵新警》等系列作品对警察工作与日常生活的聚焦,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背景,从年轻基层水警韩渝的视角出发,讲述了长江水上派出所从建立到壮大的进程,更将此作为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产生活变化与社会变迁的一扇视窗。《滨江警事》深化了卓牧闲对于现实题材内容与形式的探索,笔力稳健,语言平实,抒发着他对于长江深沉的爱与敬意,同时也将他为警察“代言”的责任感与使命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
个体成长记:“职业”为根,“生活”为枝
《滨江警事》将其故事建构之根系深扎于特定警种的职业特点之中,如题目中“滨江”二字所示,作品关注的是一个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警种—“水警”。16岁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韩渝一开始并不受到沿江派出所同事与领导的信任,分配到单位之后,甚至差点被领导“退货”,但他凭借自己游泳与修船的两技之长,博得同事信任,从此开启了自己“咸鱼翻身”的成长之路。
作为局里唯一一个“会开船修船并且熟悉江上情况的干警”,韩渝从以“卖芦稷”为掩护,打击“投机倒把”的船票贩子开始,逐渐接触调查取证、维护治安、消防监督、执法救援等繁琐常规却关乎每一个人的警务工作,他严格遵循执法规范和办案流程,更屡次立功,受到表彰。在工商、水利、边检、港监和海关等多部门的通力协作、配合下,韩渝和同事们打击非法捕捞、收购、走私鳗鱼苗的行为;整治流窜作案的水匪船霸,护航运输船队,保障煤炭供应;调查骗子学校,查处诈骗犯罪,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抓捕跨区域制、贩、买、用假证团伙;开展水上严打、岸线治安大巡防,动员群众,收集违法犯罪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防洪防涝防疫,防范台风、火灾、江上非法采砂,抢险救灾……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韩渝与师父徐三野以脚丈量管辖的岸线,一起扛起“万里长江第一哨”的金字招牌。
在经历了师父徐三野的病逝后,韩渝飞速成长,从不服输、不怕苦的派出所小警员,到长航滨江分局水上消防支队的副支队长,到公安分局局长,最终成长为第一部结束时的海事公安局局长。一路走来,韩渝秉持“不唯上,只唯实”的工作立场,以“敢打敢拼”“不怕苦不怕难”的工作精神与“只有理论结合实践,理论和实践两条腿走路才能进步”的工作方法,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与此同时,在“烟波浩渺、渔帆点点”的江边,韩渝也见证了陵海县公安局沿江派出所从一个“缺钱、缺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锦旗”的小团队,在数十年间逐渐壮大的完整历程。
在以丰沛的细节呈现水警紧张而充实的工作日常之外,《滨江警事》更以浓重的“生活感”营造出极强的“现实性”,米面粮油、市井逻辑、家长里短与人情世故构成了韩渝工作之外的另一半人生。作品并不简笔带过韩渝成家立业、贷款买房、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诸多细节,由此,年轻的网文读者们可以窥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生活的一隅:咸菜豆腐汤、切成三份的咸鸭蛋、现摘的小青菜、刚买的猪头肉是水警们的午饭,街边的奶油冰棍从五分钱涨到了一角一支,大城市咖啡厅里的咖啡没有老家电影院门口一毛钱一杯的好喝,开水房中的煤球炉只能放下三个蜂窝煤球……对生活的叙写没有削弱作品警事主题的严肃性,反而使韩渝成为一个更加立体、饱满的“人”,和所有人一样,他也会为肩负的房贷而忧心,也会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
如果说《滨江警事》以韩渝的水警“职业”为根,以“生活”为枝,那么卓牧闲则完全扎根于生活。当被生活中的故事打动,卓牧闲选择以笔为媒,书写、传播心中的触动与感受,他之所以选择写作网文为志业,“是因为身边一个很好的警察朋友积劳成疾牺牲了,那会儿还有很多人不理解,在网上说一些风凉话,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突然想写一本书,想让读者们知道真实生活中的警察是什么样子的”(卓牧闲、李玮、钱羽洁:《如何创作精品现实题材网文?—卓牧闲访谈》,《青春》2022年第5期)。当“写生活”“写真实”成为卓牧闲自觉的追求,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生命力便由此生发。
社会发展史:时代为基,公义为纲
众多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都以“小人物”和“大时代”、“小切口”与“大叙事”为基本的写作模式,《滨江警事》也不例外。作品第一部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出行、饮食等—都成为《滨江警事》的描绘对象。
从改革开放一路写来,作品以韩渝的人生轨迹,串联起住房制度改革、税制改革、机构改革、殡葬改革、渔政机构建设,以及科技进步、基建完善的整体历程,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严打”斗争、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抗洪救灾、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直至2008年奥运会开幕等重大事件。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到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再到社会结构调整重组的海量细节,无不体现出作者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韩渝第一次从县城前往东海(即上海)时,他惊讶于宽敞明亮、一尘不染的机场大厅,觉得一切都十分“科幻”“不真实”,“像是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在作品结尾处,东海已然成为韩渝安身立命的另一处家乡。当时代发展的大潮回落于个体,韩渝的故事成为时代变迁与个人成长交相辉映的生动写照,从中可以窥见无数投身社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普通人。
于是,构成推动社会变革力量的人物群像,也成为《滨江警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品中,读者们可以看见克服种种困难、确保春运安全、始终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的公安局干警们;可以看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争分夺秒奋斗在抗洪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与民兵们;可以看见坚守道义、执笔为剑、嫉恶如仇、揭露不公的调查记者们。和韩渝一样在船上长大的林小慧深知,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虽然被广告公司招揽,但她依然选择回到厂里,上夜校,学管理;师父徐三野虽然有时倔强固执,但正直果敢、工作出色、指挥若定、调度有方,坚信“人才是要培养的”,引导韩渝一步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公安干警……
在当下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生态中,“主流‘叫好’,读者‘不叫座’”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滨江警事》显然打破了这一现状。连载以来,作品推荐票高达五十余万,收藏也早已突破了十万大关。可以看见,《滨江警事》虽然削弱了“金手指”与“穿越重生”等网文模式,但更有着独属于卓牧闲“警务小说”系列的独特性。作品一方面将韩渝在“科层制”等级系统中“升级打怪”—完成警务工作、稳步升职—的“爽感”作为自身的核心看点;另一方面,也将他揭露真相、惩治违法犯罪的过程作为更重要的主题。韩渝落实公平正义的实践从而与人民大众粉碎邪恶、抗击不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景相连结,以时代为基,以公义为纲,《滨江警事》因而成为一部兼具“人民性”与“生活感”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代表作。
当韩渝第一次驾驶拖船“陵海公安001”完成救援任务返航时,在激动与兴奋之余,他和师父徐三野一同迎着汹涌的江波与凛冽的寒风,唱响《长江之歌》,让“你从雪山走来”的旋律回荡在滔滔江水之上。江河同歌,热血与豪情交织,在前辈与继任者之间,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薪火相传,这便是《滨江警事》最打动人心之所在。
胆囊炎吃什么食物好onlinewuye.com | 蚊子喜欢什么味道hcv8jop2ns5r.cn | 甲醛闻多了有什么症状hcv9jop5ns6r.cn | 三七粉吃了有什么好处hcv9jop4ns8r.cn | 心脏看什么科室zhongyiyatai.com |
国企董事长是什么级别hcv9jop5ns0r.cn | 后背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女性hcv8jop3ns1r.cn | 牛骨煲汤搭配什么最好hcv8jop5ns7r.cn | 魔芋是什么cj623037.com | 送男生什么礼物hcv8jop2ns5r.cn |
1972年出生属什么生肖naasee.com | 补充电解质是什么意思hcv9jop3ns0r.cn | 脖子肿了是什么原因hcv8jop0ns8r.cn | 司法警察是做什么的hcv9jop3ns8r.cn | 龙吃什么hcv8jop1ns5r.cn |
二甲双胍为什么晚上吃hcv8jop4ns7r.cn | 贝壳吃什么食物hcv9jop0ns6r.cn | 三跪九叩是什么意思hcv9jop6ns6r.cn | 齿痕舌是什么原因hcv8jop5ns5r.cn | 肚子疼吃什么药hkuteam.com |